三十年来《红楼梦》服饰研究文献综述及前景展望(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崔蕊 红楼梦 三十年来《红楼梦》服饰研究文献综述及前景展望(2)

三十年来《红楼梦》服饰研究文献综述及前景展望(2)

2023-07-04 16: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十年来《红楼梦》服饰研究文献综述及前景展望(2) 时间:2014-02-07 12:08 点击: 次 总计9篇。相对于《红楼梦》索隐、考证、文本细读而言,有关《红楼梦》色彩意义的研究较为不足,尤其是具体到服饰这一细微方面,相关研究则更是少见。上个世纪90年代有章方松《〈红楼梦〉服饰与色彩的艺术意味》,从   总计9篇。相对于《红楼梦》索隐、考证、文本细读而言,有关《红楼梦》色彩意义的研究较为不足,尤其是具体到服饰这一细微方面,相关研究则更是少见。上个世纪90年代有章方松《〈红楼梦〉服饰与色彩的艺术意味》,从大的方面探讨了《红楼梦》服饰与色彩的象征意义,曹雪芹的身世与服饰、色彩审美观以及服饰、色彩与文化氛围及艺术表现等问题,对后来《红楼梦》服饰色彩的研究有很大影响。同时,该文还就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薜宝钗、贾母这五位主要人物的服饰特点,阐述了服饰、色彩与人物个性、审美的关系。举证丰富,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不失为一篇好的论文。此外还有李立新《试论〈红楼梦〉文学作品之服饰色彩》、邓笑雪《关于〈红楼梦〉中服饰色彩的审美意蕴》、以及马东煜《〈红楼梦〉人物服饰色彩审美形态微探》等文,从《红楼梦》服饰入手,对清代服饰特点和社会阶层情况进行了分析,这些论文大多从宏观角度把握《红楼梦》色彩意义研究,较少探析服饰色彩的细微之处,略显空泛。   此类论文中,李立新《〈红楼梦〉服饰色彩语文论谈》一文,通过对《红楼梦》描写人物服饰色彩的语言进行赏析,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在特定情景中的人物内心情感,对于读者讲解《红楼梦》独特的色彩语言,理解《红楼梦》刻画人物的过人之处,都有一定的帮助。陈东生、甘应进、覃蕊、王强的《服饰色彩探析》则吸收了之前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了当时的社会制约因素、清代服饰风俗的基础上,着重从《红楼梦》中的服饰色彩搭配入手,揭示了不同服饰色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象征意义,从而分析了服饰色彩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述深入具体,条理清晰,行笔流畅,是这方面论文的集大成之作。崔荣荣《服饰色彩仿生的文化解读》则运用了仿生学的理论,对《红楼梦》服饰色彩的命名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新颖,角度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四、人物及个案研究   总计10篇。这些论文又可分为宏观研究服饰与人物特点和具体研究某一人物服饰特点及其内涵两大类。   宏观研究服饰与人物特点的论文共有五篇,包括朱华《谈〈红楼梦〉精雕细画、须眉尽现的服饰描写与性格彰显》(《辽宁丝绸》2006年第4期)、朱华《〈红楼梦〉服饰描写的点睛之笔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彰显》(《辽宁丝绸》2007年第1期)、朱琴《〈红楼梦〉中服饰风格与人物整体形象设计的研究》(《名作欣赏》2011年第11期)、崔荣荣《解读〈红楼梦〉服饰与人物地位之渊源》(《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司真真《论〈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与地位》(《名作欣赏》2009年第9期)。涉及服饰与人物性格、服饰与人物形象、服饰与人物地位三方面的问题。朱华的两篇论文分别以尤三姐、史湘云和贾宝玉、王熙凤为例,赏鉴了《红楼梦》中通过人物服饰来彰显人物性格的“精雕细刻,着笔须眉”的表现手法。两篇文章篇幅短小,且多有雷同,并无新意。朱琴《〈红楼梦〉中服饰风格与人物整体形象设计的研究》一文则不仅探讨了不仅对《红楼梦》进行了探讨,更从《红楼梦》中服饰与人物形象设计的关系出发,探求了当今时代的服饰风格搭配与人物塑造,探源溯流,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另外两篇论文则从服饰的构成要素入手,以服饰的色、质、饰、画、形为切入,探讨了《红楼梦》中人物服饰与社会地位的关系,两篇文章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论述具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具体研究某一人物服饰特点及其内涵的论文有朱华《第三回中贾宝玉的满清服饰分析》(《辽宁丝绸》2007年第3期)、李祝喜《〈红楼梦〉服饰人生意象论——以晴雯为个案》(《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沈奕君、梁惠群、王开玲《〈红楼梦〉中薜宝钗服饰与传统审美哲学》、季学源《“脂粉英雄”王熙凤的服饰——〈红楼梦〉服饰研究系列之一》(《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以及郑重《浅析〈红楼梦〉中薜宝钗的服饰特点与象征意义》(《艺术与设计》2012年第6期),共计5篇。这些论文都从书中主要人物的典型服饰入手,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路途以及当时的服饰文化、审美情趣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最值得加以关注的是李祝喜的《〈红楼梦〉服饰人生意象论——以晴雯为个案》一文。《红楼梦》的服饰是揭示人物命运的主要意象之一,其中凝结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蕴,具有多重叙事张力,是对才子佳人小说“信物”符号功能的全方位超越。作者以《红楼梦》中服饰意象最为突出的女性--晴雯为例,以“撕扇”、“补裘”与“赠袄”为线索,在“空”的世界、“情”的世界、“色”的世界的多重比对中,诠释了晴雯生命存在的复调性,凸显了曹雪芹的传神文笔,拓展了读者阅读审美的空间。文章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条理清楚,论述有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参考意义。   五、具体物件研究   三十年来,对《红楼梦》服饰具体物件进行论述的作者主要有陈东生、周丽艳、斯迈、黄凌云等人。其中以陈东生、周丽艳等人著述最多,涉及问题最广,分析最为全面。主要论文有陈东生、甘应进、周丽艳、覃蕊《〈红楼梦〉人物上装分析》(《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浅谈〈红楼梦〉中人物的佩饰艺术》(《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红楼梦〉服饰纹样探究》(《纺织科技进展》2007年第2期)。这三篇论文分别从《红楼梦》人物上装、人物佩饰和服饰纹样入手,探讨了服饰与人物行为、服饰与清代等级制度、满汉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还探究了红楼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发意义。三篇论文相互引鉴,互为补充,论述全面周到,形成了一定的红楼服饰研究体系。此外,周丽艳、孙伟《〈红楼梦〉中的丝织物分析》(《纺织学报》2008年第8期)一文通过分析《红楼梦》中对丝织物的细致描写,从丝织物的色彩运用、穿着特征和纹样的运用入手,通过对原著场景的再现和归纳分析,研究了明末清初的服饰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从而揭示了各类丝织物及其纹样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内涵。这篇论文对于我们了解清代纺织业的发展状况、服饰制度和文化特征提供一定的帮助,有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的丝绸文化,同时为现代丝织业的发展以及纺织材料的研究提供帮助。在此之前,黄凌云《云锦——〈红楼梦〉中追忆往昔的符号》(《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2辑)一文,就对《红楼梦》中的云锦服饰所蕴涵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该文条理清楚,论述深入,对后人的研究有很大帮助。斯迈也有四篇文章对《红楼梦》中的具体物件进行了探究。包括《〈红楼梦〉中的风雨衣》、《〈红楼梦〉中的红睡鞋》、《〈红楼梦〉中的汗巾》、《〈红楼梦〉中的裙子》均见于《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红楼梦〉中的风雨衣》一文该文通过对风雨衣的分析,探究了风雨衣与人物表现的关系,从而分析了其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和审美理想。相比其它三篇,这篇文章略有深意。   六、翻译与比较研究   总计11篇。古今中外,致力于《红楼梦》翻译的译者不乏其有,时至今日,《红楼梦》已经有十余种外文译本,但是其中仅有两个全译本,即杨宪益夫妇的译本“ADreamofRedMansions”以及大卫·霍克斯和约翰·闵德福合译的“TheStoryoftheStone”,这两个译本也是众多《红楼梦》译本中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在11篇论文中就有7篇论文是以杨译本为蓝本进行研究,这些论文或从有关服饰的颜色词入手,或以具体人物的服饰翻译为例,或从整部作品的服饰翻译着眼,采用多种翻译理论进行研究,几乎都探讨了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从而分析了不同翻译策略在名著翻译中的运用。相对来说,翻译理论的研究较为深入,对于《红楼梦》的译介与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上一篇:浅析唐人笔记的嘲谑风习 下一篇:“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